本報記者 楊曉政 本報實習生 林瀟瀟
  這是巨變的杭州,鄰居和房子,比任何時候更新得都快。但是南星街道白塔嶺社區社會組織“巢遷志願服務隊”的60位居民,經歷了老牆門拆掉、拆遷數年間住在離白塔很遠的過渡房、回遷到白塔新房子等變革,13年來堅持接力擔任白塔嶺社區巡防員,光是巡邏簽到本,就換了厚厚5本。
  昨天,本報和上城區合辦的“鄰裡堂會”袖珍人皮影戲在南星街道復興路舉辦,街道工作人員說,這是為感恩他們60個人舉辦的一場堂會。
  沒有圍牆的老社區
  13年沒有盜竊案
  說起這支“志願巡邏隊”的由來,還要追溯到曾經的那個甘水巷老社區。
  “關好門窗——防火防盜——小心火燭——”如果把時間拉回到2001年,每晚6點半後,在錢塘江畔的白塔嶺社區里,都會準時聽到喇叭里傳來這樣的提醒。伴隨這句提醒的,還有一束手電筒光,在老社區黑黢黢的小路上四下探照。
  拿著喇叭和手電四處巡邏的,是社區兩位退休老人,他們是社區里的“安全巡防員”。夜幕里,喇叭聲和手電光一起繞過老社區崎嶇的山路,繞過甘水巷的兩口古井,守衛著社區里十幾座年代久遠的老牆門,守衛著上世紀50年代青磚灰瓦的鐵路宿舍,守衛著社區里四五百戶人家。
  巡邏隊發起人之一趙大伯說:“我們老社區周圍連護欄都沒有的,更別說安保之類的了,大家住在裡面,對安全問題多多少少有點擔心。我們就尋思著,鄰居輪流互相幫著看看門。”
  就這樣,這支巡邏隊自發成立了,“兩人一組、每日循環”成了他們固定的工作模式。白天的巡邏從早上6點多就開始了,晚上的巡邏一般是6點半到8點半,遇到緊急情況,巡邏到夜裡十一二點也是常有的事。
  這一巡邏就是13年,從未間斷,共有60多位居民在這支巡防隊中接力,輪番更替(有的搬離了,有的退出了,有的新加入了)。目前成員30多名,平均年齡65歲,最大81歲,最年輕54歲。
  趙大伯很自豪,在這個沒有圍牆、沒有護欄也沒有社工的老社區,十幾年來不曾發生過一起盜竊案。
  簽到本已換了厚厚5本
  巡邏隊員曾救過居民一命
  每個星期四上午,是年近80歲的巡邏隊員諸阿姨的當班時間。每周這天,諸阿姨必定會在7點之前就趕到白塔嶺社區,在簽到本上簽名報到。接著戴上那個標著“志願巡防隊”的紅色袖章,和搭檔一起開始一天的巡邏工作。
  這些年下來,巡防隊的簽到本已經換了厚厚的四五本。巡防隊里還有一張專門的“值班表”,諸阿姨的值班時間就是根據這張表來排的。
  有時候,巡防隊員遇到家裡有急事,難免請假和缺勤。可是諸阿姨卻不曾落下過一天的班。萬一遇到周四這天自己有事,諸阿姨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給隊友陳阿姨打電話,提前跟她換好班。
  “說起來,我們這個巡防隊還救過一條命呢!”諸阿姨記得,那是2007年的一天,剛好輪到自己當班。當時她和隊友巡邏到井邊,一轉頭,發現鄰居許大伯倒在井邊的地上,可能是頭上碰到了井沿,磕出了血。她趕忙衝過去扶著他的頭,緩緩讓他躺平。一同巡邏的另一名隊員馬上借了附近鄰居的電話,撥了120,將許大伯送去了醫院,這才化險為夷。
  拆遷五六年間
  哪怕轉公交也要來巡邏
  2008年,甘水巷老牆門被列為歷史建築,需要修繕。老社區里大部分居民都陸陸續續搬了出去,也包括巡防隊的老隊員們。很多人以為這支巡防隊要散伙了,沒想到,巡防隊工作竟一天也沒間斷過。
  巡邏隊員陳阿姨今年70歲出頭,那次動遷中,他們家搬到了轉塘。但每逢周二值班,陳阿姨總是摸黑起床,一大早從轉塘坐半小時的308路公交車,再走路20多分鐘,前後花上一個小時,趕回老社區,一如既往地為留在那邊的100多戶人家自願巡邏。
  不只是陳阿姨,當時幾乎所有巡邏隊員都這樣堅持著。其中還有不少人是從蕭山、採荷甚至半山的住處趕回來值好自己那一班。直到去年4月份新安置房建好了,居民們才陸續搬了回來。
  如今,“白塔人家”新社區里,有了厚實的圍牆,有了物業和保安,但是巡防隊的工作還在進行。
  每當被問起這份堅持背後的原因,陳阿姨很感慨。“以前我們好幾戶人家住在一個老牆門裡,每天吃飯時間,各家搬出桌子一起坐到天井里,吃飯聊天打趣,”陳阿姨說,“現在老牆門沒有了,但只要一起生活的老鄰居在這裡,就是我們的‘老家’啊。既然是家,怎麼能不好好守著呢?”
  南星街道書記魯軍說:“這就是我們社區的鄰裡價值觀,沒那麼高大上,但卻輕鬆、開心、溫暖。”
  (原標題:老牆門沒了,家的感覺還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y79tydf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